“海蜈蚣”通常指的不是真正的蜈蚣(节肢动物门唇足纲),而是海洋中的一类环节动物,尤其是指多毛纲中的一些种类,最常见的是矶沙蚕科(Eunicidae)的成员。它们因为身体细长、分节明显、每节两侧长有类似“脚”的疣足,外形酷似蜈蚣而得名。
让我们深入认识这个奇妙海洋生物的世界:
身份揭秘:环节动物门,多毛纲
- 不是昆虫,也不是蜈蚣: 海蜈蚣(这里指矶沙蚕等)属于环节动物门,和蚯蚓、水蛭是近亲。它们和陆地上的蜈蚣(节肢动物门)在身体结构、生理机制上有着根本的区别。
- 多毛纲的特征: 多毛纲是环节动物中最繁盛、最多样化的一类,绝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。它们的典型特征就是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,每个体节两侧通常长有一对疣足。
“蜈蚣”外形的由来:疣足
- 海蜈蚣身体两侧那些密密麻麻、看起来像“脚”的结构,叫做疣足。
- 疣足是肉质、扁平、分叉的附肢,由体壁向外突出形成,内部有肌肉、血管和神经,功能非常强大:
- 运动: 是主要的运动器官,像桨一样划水游泳,或像腿一样在海底爬行、挖掘。
- 呼吸: 疣足上密布毛细血管网,是重要的气体交换场所(相当于鳃)。
- 感觉: 疣足上常生有感觉刚毛和触须。
- 摄食辅助: 一些种类的疣足能帮助收集或抓取食物。
身体结构:
- 分节明显: 身体由头、躯干(大量体节)和尾(肛节)组成。
- 头部: 通常有发达的感觉器官,如眼点、触手、触须和项器(化学感受器)。口内隐藏着强大而复杂的颚器,这是矶沙蚕科海蜈蚣的标志性特征,用于捕食和撕咬。
- 体壁: 覆盖着薄而坚韧的角质层,下面有发达的环肌和纵肌,使身体能灵活伸缩、蠕动。
- 刚毛: 疣足上通常长有坚硬的刚毛,由几丁质构成,形态多样(针状、钩状、梳状等),具有防御、感觉、辅助运动等多种功能。有些种类的刚毛有毒或带倒刺,能刺入皮肤引起疼痛(这就是为什么捡到它们时要小心)。
生活环境与习性:
- 栖息地: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,从潮间带的岩石缝、珊瑚礁、海草床,到潮下带的泥沙底、软泥底,甚至深海热液口和冷泉都有它们的身影。很多种类是穴居的。
- 食性: 种类繁多,食性也多样:
- 肉食性: 矶沙蚕科的海蜈蚣是凶猛的捕食者!它们利用强力的颚捕食小鱼、小虾、蟹、贝类(能撬开贝壳)、其他环节动物,甚至同类。是海底“隐形的猎手”。
- 杂食性/腐食性: 有些种类会摄食藻类、有机碎屑或动物尸体。
- 滤食性/沉积食性: 另一些种类则通过触手过滤水中浮游生物或吞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。
- 运动: 利用疣足游泳、爬行或挖掘。穴居种类能在泥沙中快速开凿或扩大洞穴。
生态角色:
- 重要的分解者/消费者: 在海洋底栖食物网中扮演关键角色,消耗大量有机质(活的或死的),促进物质循环。
- 食物来源: 它们是许多鱼类、蟹类、海星、海鸟等的重要食物来源。
- 环境工程师: 穴居种类通过挖掘活动,搅动和充氧沉积物,影响底栖环境。
- 生物指示种: 某些种类对污染敏感,可作为监测海洋环境健康的指标。
繁殖:
- 多数雌雄异体。
- 繁殖方式多样:有些直接将精卵排入海水受精;有些有交配行为;有些种类(如矶沙蚕属的某些种)会经历壮观的群浮现象——在特定季节(如满月之夜),大量性成熟个体离开洞穴,聚集到海面进行集体产卵排精,场面非常壮观,之后亲体通常死亡。
- 受精卵发育成浮游幼虫(担轮幼虫),经历变态后沉降到海底发育为成虫。
关于“海蜈蚣”名称的混淆与澄清
- 主要混淆点: 有时,真正的海生蜈蚣(节肢动物门,唇足纲,石蜈蚣目/地蜈蚣目下的海蜈蚣属 Scolopendra 的一些沿海/岛屿物种) 也会被称为“海蜈蚣”。它们确实更接近陆地上的蜈蚣,有毒颚,能螫咬人,引起剧痛。
- 如何区分:
- 环节动物海蜈蚣(多毛纲): 身体柔软,疣足是肉质的,没有分节的“腿”,靠蠕动和疣足划动运动。无真正的外骨骼。生活在水中或潮湿沉积物里。
- 节肢动物海蜈蚣(唇足纲): 身体坚硬(有外骨骼),有明显的分节头部和躯干,躯干每节有一对分节的、用于行走的足。有毒颚。虽然能短暂入水或在潮间带活动,但本质是陆生或半陆生动物,不能像鱼一样在水中生活。
- 结论: 在海洋生物学和生态学语境下,尤其是在描述生活在海底泥沙、珊瑚礁中的长条多足生物时,“海蜈蚣”绝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多毛纲环节动物(如矶沙蚕)。而真正的海生蜈蚣(节肢动物)相对少见,且生态位不同。
奇妙之处:
- 惊人的再生能力: 许多多毛纲动物(包括矶沙蚕)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。如果身体被截断,它们能再生出失去的部分(包括头部或尾部)。
- 发光现象: 一些深海或特殊种类的多毛纲动物能生物发光。
- 复杂的颚器: 矶沙蚕科的颚器结构极其复杂精密,由几丁质构成,是研究生物材料学和进化的重要对象。
- 群浮的壮观: 为繁殖而进行的集体“狂欢”是海洋中最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之一。
总结:
下次当你听到“海蜈蚣”这个名字,脑海中应该浮现的是海洋中那些身体细长、分节、长满肉质感疣足的环节动物(尤其是凶猛的矶沙蚕),而不是陆地上的蜈蚣下海了。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成员,扮演着捕食者、清道夫、工程师等多重角色,其独特的外形、强大的适应性、复杂的生理结构和有趣的行为,共同构成了一个奇妙而重要的海洋生物世界。探索潮池或潜水时遇到它们,请带着敬畏之心观察,并注意避免徒手触碰(小心刚毛或潜在的螫咬)!